我區統籌城鄉發展打造宜居環境
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2025-07-03
今年以來,全區住房城鄉建設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廣西工作論述的重要要求,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統籌推進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四好”建設,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大力推進城市更新,民生福祉持續增進,擦亮了住房城鄉建設行業高質量發展成色,為廣西經濟蓬勃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打出政策“組合拳”? 助力房地產市場持續回暖
“買這套房才半年就交房辦證了,我還介紹了20多戶親戚朋友過來購房。”防城港市海悅城小區業主李女士介紹,她是黑龍江大慶人,六年前來到防城港市旅游就愛上了這里。
從首付比例降低、房貸利率下降,到收購存量商品房用做保障性住房房源,再到持續開展“好房子?悅生活”住房促消費系列活動,廣西積極響應中央“穩住樓市”這一政策號召,堅持把更好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居住需求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打好系列“組合拳”,助力房地產市場持續止跌回穩。
更高得房率,更大戶外空間,更貼近綠色等,是購房者在追求住房改善中比較青睞的第四代住宅的特點。蘇委武 攝
“五一”期間,南寧市西鄉塘區的第四代住宅項目頗受購房人歡迎。該項目售樓處現場不少有意向的購房人正在向銷售人員了解樓盤情況,該地產公司總經理助理覃耀文表示:“‘五一’期間來看房的人比較多,大多是改善性需求的客群。”?
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給? 托起萬千新市民安居夢
安居才能樂業。如何讓更多的“新市民”“新青年”與城市實現“雙向奔赴”?廣西提交了同步發展配租型和配售型兩大類別保障性住房的答卷。
柳州和悅馨城保障性住房項目共有100多套房源,均為兩房兩廳一衛的戶型,面積從77平方米到89平方米。該項目還未開盤就吸引了近300名市民報名申購。項目主管韋柳枝說:“我們推出的配售型保障房,讓大家能以低于市場價格來購房,成為住房產權的擁有者,真正實現安居樂業。”
梧州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的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全貌。徐鵬? 攝
梧州市將人才公寓建設與產業發展相結合,在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租賃住房,以更好滿足人才和產業園區工人的住房需求。
截至2025年5月,全區累計協議收購存量商品房2.48萬套、面積約240萬平方米。廣西成為實現全國第一批落地收購項目、第一批落地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收購貸款、發放全國第一份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不動產權證的省區。
跑出城市更新“加速度” 答好安居宜居“民生卷”
從南寧市三街兩巷歷史文化街區項目,到柳州市東方夢工場—柳空文創園項目,再到梧州市騎樓城城市更新項目,廣西一批老舊街區(廠區)改造項目相繼亮相,書寫著我區城市有機更新的精彩答卷。
南寧市三街兩巷歷史文化街區項目? 蘇委武/攝
今年3月,桂林市陽朔糖廠改造糖舍酒店項目和北海市濱海國家濕地公園(馮家江流域)水環境治理工程入選住房城鄉建設部城市更新典型案例,廣西成為全國5個自治區中唯一有項目入選的自治區。
“老舊小區改造后大變樣,成休閑花園了。”玉林市玉州區名山街道興明小區居民陳潔芬的臉上洋溢著笑容。改造后的小區,嶄新的外立面、完善的配套設施讓人眼前一亮。今年,廣西計劃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1077個,將惠及居民12.16萬戶。
近年來,廣西扎實推進完整社區試點工作,全力補齊社區民生短板。截至目前,全區已有19個自治區級完整社區試點建設完工。南寧、桂林、北海等8個設區市加快補齊試點社區便民商業服務設施,納入“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推動“設計下鄉”,提升農房品質
技術幫扶團隊實地指導農戶農房施工。李熒婷/攝
“設計幫扶團隊幫我指導設計和施工的房子,既方便又安全!”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林溪鎮高秀村的吳廣平,站在自家正在新建的房屋前笑容滿面。
今年3月,在設計幫扶團隊的幫助下,吳廣平的房子優化了功能布局,采用貼著建筑外圍布置衛生間、側門連通的方式,提升了使用的便利性。在建筑立面設計上,設計幫扶團隊注重提取風雨橋、吊腳樓等傳統建筑特色裝飾元素,延續了傳統村落建筑風貌。
近年來,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指導各地主動與擁有一定資質的設計公司、高校聯系,爭取技術幫扶。選取融水苗族自治縣、三江侗族自治縣、欽州市欽南區、浦北縣等4個試點縣區與設計團隊簽訂技術幫扶協議。截至6月11日,技術幫扶團隊已為18戶在建農房農戶提供從設計到施工的全過程免費技術服務。
減污降碳協同發力? 綠色理念融入千家萬戶
“小手拉大手”垃圾分類親子互動、人工智能清掃車展示等形式多樣的生活垃圾分類活動在廣西接連開展。?
百色人民公園內,智能掃地機器人正在作業。胡田田/攝
在百色人民公園內,一臺智能掃地機器人正有條不紊地忙碌著,其靈動的身姿和高效的清潔能力,引得過往市民紛紛駐足贊嘆。
百色市環衛作業新模式是廣西升級生活垃圾全鏈條管控的一個縮影。廣西聚焦投放、收集、運輸、處置等環節,持續提升垃圾分類效能。目前,全區累計配置居民小區生活垃圾投放點3.45萬個、回收網點3281個,建設垃圾中轉站612個、大小型分揀中心55個,基本滿足了生活垃圾分類收運需求。
配齊配強末端處理設施。全區新建成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29座,新增焚燒處理能力2.914萬噸/日,焚燒處理設施受益輻射縣區占比超90%。
位于南寧五象新區平樂大道與歌海路交叉口的“口袋公園”花草樹木錯落有致,景觀廊架串聯其間,為城市增添亮麗的色彩。如今在南寧,類似小而美的“口袋公園”還有不少,它們正悄然改變著城市的面貌與市民的生活。2025年上半年,全區已開工建設口袋公園45個,城市綠道20.34公里,新增開放共享城市公園綠地35公頃。
科技創新強引擎? 人工智能賦能行業發展
近日,AI賦能傳統村落人工智能應用項目亮相靈山縣,觀眾通過VR眼鏡,體驗卡通IP“枝枝”抱著荔枝在虛擬叢林的游玩世界。
今年以來,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積極探索人工智能應用,共建“廣西住建領域人工智能創新設計聯合實驗室”“桂港基于自然生態的城鄉建設研究中心”,并在南寧三街兩巷歷史文化街區厘米級精度數字化復原、欽州大蘆村全國首個壯鄉風情“數字IP+MR文旅”試點項目等成功應用。
布局城市生命線工程,主動謀劃、率先編制《廣西“人工智能+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行動方案》。創新提出構建“物聯+AI”生命線工程體系,為構建全域覆蓋、智能主動的城市安全風險防控體系提供系統性解決方案與清晰實施路徑。
夯實安全根基 重點領域風險有序化解
查隱患、堵漏洞、強根基……今年以來,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抓實抓細抓牢風險隱患排查整治,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
燃氣企業安檢員對單位食堂燃氣管道、燃氣泄漏報警裝置等設施設備隱患進行 “地毯式” 排查? 姚琳尹/攝
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安全運行。深入開展燃氣安全專項排查整治,發現隱患10.05萬處,隱患整改率達100%,全區連續10年未發生較大及以上燃氣安全事故。推進城市供水供氣設施隱患排查整治,全區未出現因極端天氣導致城市斷水、斷氣情況。
科技賦能提升監管效能。強化科技支撐,搭建“城市排水防澇治理一張圖”數字化管理平臺,將全區492個城市內澇風險點、127個低洼易澇小區、381個深基坑列為重點監控對象,系統可自動根據氣象信息提前預警叫應,提醒有關部門提前做好防范準備,2025年入汛以來共成功防御10輪強降雨和1次臺風。加快施工安全監管數字化,推動建成“智慧工地”777個。?
初心如磐行致遠,揚帆破浪正當時。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將堅持實干為要、創新為魂,用業績說話、讓人民評價,以人民為中心,與群眾期盼同頻共振,推動全區住房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廣西篇章貢獻住建力量。(黃詩誼、姚琳尹、李熒婷、胡田田、蘇委武/文)
?